转载自《中国医药经济报》
近年来,海峡两岸中药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双方在一些领域已进行了探索与合作,然而因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差异,肘掣了两岸中药产业的共同发展。为此,民革福建省委员会近日在福建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议,设立专项基金尽快启动中药材良种繁育和中药标准研究,制定两岸共同的中药标准。
而在稍早些时候,某跨国药企高调介入中药领域,再次让业界深感“狼来了”的不安。内外因素使然,中药产业如何互补双赢成为了两岸探讨的焦点。
聚焦源头管理
据悉,中国台湾地区在中药产业上与大陆的依存度甚高,目前其中药材有90%来自祖国大陆,现已成为大陆中药材出口的第五大市场。随着贸易的不断深入,中药材品质管理日渐成为两岸业界关注的重点。
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质量部负责人包侠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时与台湾企业交流,中药材质量管理是热点议题。因为台湾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其中药材主要依赖资源丰富的大陆,也特别关注药材的质量控制,而近几年,大陆种源流通混乱,且出现了地道药材不地道的困局。两岸维护中药材质量安全的必要性决定了其源头管理合作的迫切性。
然而,中药标准化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药材的种质、生态环境、栽培技术、采收加工等复杂因素。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告诉记者,“地道药材”——直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而中药标准的系统性,要求两岸都必须加强源头管理研究。“建议通过物种资源控制、产地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化栽培与养殖措施来促进中药材产
业可持续发展。”于明德说。
对此,台湾中华中草药生技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中华医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光和台湾明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雄呼吁改造中医药传统商业交易流程,确保优质药材原料的流通,营造用药安全和提升中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双赢格局。
那么,两岸中药材源头管理究竟如何合作?上述人士一致认为,大陆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采收技术扎实。而台湾则在科学的企业标准管理方面具有优势,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源头管理机制,通过包装标示明确产品责任归属,并严格量化了重金属等含量的标准,还进行了产品文书认证及落地追踪等工作。因此,两岸应形成定期的相互培训机制,整合资源,借助大陆成立“中药民族药标准研究与检测中心”、台湾“两岸搭桥专案”等机遇,推动中草药产业的科技合作和对接进程。
“其中,要注意两岸中药材信息平台网络化建设。通过信息引导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目前,两岸对此呼声渐长。”于明德补充说。
优势互补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由于两岸各自不同的标准,业界在交流时常因标准的不一致而产生分歧,影响合作进程。
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5月30日后,台湾中药浓缩制剂重金属限量将执行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隔离霜按摩霜推荐有效的瘦腿产品哪种好润唇什么牌子的瘦身好30ppm以下的标准,其余中药浓缩制剂,总重金属含量不能超过50ppm。“这种金属限量标准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尽管大陆有些企业的标准也很高了,但是两岸评判标准的不一致使得外界很难在两者间划等号,新标准即将实施,两岸互认标准就显得更加紧迫。”张光雄如是说。
对此,包侠萍深有体会地说,标准的不一致,往往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降低。“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探讨如何相互承认标准,两岸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合作模式如何建立。企业最关心的是怎样来开展实质性合作。”包侠萍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认为,台湾侧重于金属污染、农药残留量等方面的控制,要求严格,适用范围更广,而大陆却侧重于种植、成分分析和中药饮片加工等方面。“两岸中药标准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值得庆幸的是,两岸互认标准已在路上。记者了解到,“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闽台中医药学术论坛”等系列活动,搭建了两岸中医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两岸中药领域合作走向实质性阶段。
多次参加两岸中药产业发展交流的杨荣光博士认为,两岸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应共同探讨两岸互认标准和相关技术合作,共同推动“中药标准”在国际上的认可,以形成合力。
“当然,更多的还要两岸有关部门进一步协商落实。”刘张林表示,在多次和台湾方面接触的过程中获悉,台湾很早就推广了国际公认的GMP标准,相对而言,大陆主要是药典管理模式有待改进。在中药规模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两岸应相互学习,两岸可以把中药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知识产权优势和经济优势。
联合捍卫本土市场
随着跨国巨头纷纷进军中药市场,两岸业内人士均难掩心头忧虑,一旦资金雄厚的外资企业利用科技手段对中医药进行化学研究,进而再申请专利,那时别说中药“走出去”,就连本土市场也会遭到瓜分。
“跨国巨头涉及中药领域并不是坏事,但值得警惕。”刘张林毫不忌讳地说,“尽管很多中医药属于秘方,但国内企业的机理研究相当滞后,而且企业专利意识淡薄,所以,两岸应携手应对虎视眈眈的跨国巨头。”
采访中,不只刘张林如此说,上述专家均认为,中药专利被“劫”的例子屡见不鲜,随着新医改对医药市场的大幅拉动,外企进驻必然给两岸中药界敲响警钟,这既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威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两岸标准研究合作应以中药材、中药饮片方面为切入点,逐步向成药研究过渡。纵向要做深,横向要联合。”
也有专家建议,今后两岸中药标准的研究,应摒弃过去按化学药品的模式来研究中药,探寻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采用超临界萃取、高效逆流色谱等现代工业提取方法,重点围绕中药材的标准物质、物质标准、标准方法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对此,张光雄认为,当前两岸要找准两个切入点,一是两岸应互设快批通道,提高产品批号申请效率,二是加强中药材农药疫苗检测标准的协商。循序渐进,相信两岸中药合作前景可期。
“中药前景光明,近年来却发展缓慢,,热血传奇私服且在医药产业总量中的比重正在逐年减少;这一点值得注意。不过,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两岸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还是要靠自身的不断创新,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于明德说。
本版块文章仅作为业内资讯交流,非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